联系我们

【食品专业面对面】吉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介绍

发表时间: 2023-11-19 07:38:18 作者: 成套生产线系列

  食品科学是食品制造业的科学基础和技术支撑,食品科学学科是一个综合性强、理论与实际应用结合紧密的交叉学科,是关系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学科。迄今,我国各地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逐步建立起较完善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体系,食品科学得以加快速度进行发展。《食品科学》特开设“食品专业面对面”专栏,为大家详细的介绍国内各个院校的食品专业、优秀科研团队及其发展前途,今天介绍的是

  吉林农业大学坐落于吉林省省会长春市,是吉林省省属重点大学,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A类),吉林省人民政府与农业农村部合作共建大学,吉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工程院共建的“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吉林研究院”建设依托单位,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首批教育部、国家外专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省属高校,全国就业典型经验高校,首批50所“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和首批99所国家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之一,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吉林农业大学前身是中央西满分局于1948年在黑龙江省创建的农业干部学校,1950年变更为黑龙江农业专科学校,1956年更名为北安农学院,开始四年制本科教育。1958年,北安农学院、长春畜牧兽医大学、长春农学院筹备处合并成立长春农学院,周恩来总理亲笔题写校名。1959年,学校更名为吉林农业大学。经过7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农、理、工、医、文、管、法、教、经、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是国家和区域农业、农村发展无法替代的、重要的人才教育培训、科学技术创新和推广服务基地。

  学校设有20个学院,1个直属教学部门和1个研究生院。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省属院校中最早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的高校。拥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均居省属高校首位;2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部委级重点学科和13个省级特色高水平学科;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学校现有教职工1817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6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8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6人,国务院特贴专家46人,科技部中青年科学技术创新领军人才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7人,省政府参事3人,“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7人、讲座教授5人,吉林省高级专家28人,省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0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61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首批吉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黄大年式科研团队”1个。2018年获批“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9800人,其中,本科生15954人,硕士研究生3273人,博士研究生431人,留学生142人。有在籍函授生5754人。现有73个本科专业,1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居省属高校首位;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15个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13个省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品牌专业;各类实践教学基地387个。拥有7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部教材获评2020年全国农业教育优秀教材资助项目;2001年和2007年在两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中均获得“优秀”;2016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2017年在全省高校中率先实施跨专业门类大类招生与培养改革;2018年再次获得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9年获批吉林省人才培养改革示范高校(A类),2020年深入推动新农科建设,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多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始终处于全省高校前列。

  学校现有菌类作物优质高产抗病种质资源的挖掘、创制及应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食用菌新种质资源创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小麦和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人参新品种选育与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经济菌物研究与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动物生产及产品质量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秸秆生物学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现代农业技术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国家作物种质资源长春观测实验站,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特性鉴定站等22个国家和部委级科研平台,63个省级科研平台。“十三五”以来,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016项,科研经费达到8.7亿元。获国家科技奖3项,省部级奖励97项,省科技奖获奖数量和质量连续多年位居省属高校首位。主办期刊《吉林农业大学学报》《经济动物学报》分别入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与省农业农村厅联合成立首家吉林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形成了以校地合作的“安图模式”、校村合作的“民乐模式”、校企合作的“博瑞模式”、精准扶贫的“好田模式”、科技帮扶的“靖宇模式”和国际合作的“赞比亚模式”为标志的科技服务体系,累计创造技术增收180余亿元,荣获省政府首批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奖(单位)。学校李玉院士荣获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并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接受习颁奖。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意大利、俄罗斯、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南非、赞比亚等国家和地区的93所院校、机构建立了校际交流合作伙伴关系。是“‘一带一路’南南合作农业教育科学技术创新联盟”理事成员单位,中非绿色农业发展研究中心副理事长单位,代表国家援建的赞比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被誉为“南南合作典范”。与意大利卡麦利诺大学、美国西肯塔基大学联合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是中国政府奖学金资格院校。作为中方实施主体大力开展中国政府、赞比亚政府、美国盖茨基金会三方合作;在赞比亚大学建立“中赞学院”,开展境外办学;是吉林省第一所开展国家级援外培训的省属高校和第一个开展国家“走出去”境外人力资源培训单位。

  学校占地1347公顷,其中,校园占地面积312.66公顷,教学、科研基地1034.34公顷,校园建筑面积44.4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0亿元,图书馆纸质图书173.2万册,电子图书129.2万种。学校与5A级风景名胜区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相毗邻,校园规划别致,景色怡人,素有“花园学校”之美誉。

  建校以来,学校秉承“明德崇智 厚朴笃行”的校训,从始至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走出了一条“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特色办学之路,培养和造就了包括省属单位首位院士在内的10余万优秀学子。2016年,学校党委被评为吉林省高校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标兵,并作为全省高校系统唯一代表被评为吉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标兵。2018、2019年,先后2个党支部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019年,学校党委被评为首批“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学校成为吉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2021年,学校党委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新时代的吉林农业大学将高举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发展目标基础上,着力推进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协调发展,持续增强综合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把学校建成国际知名高水平农业大学,奋力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吉农新篇章努力奋斗!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始建于1984年。有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和轻工技术与工程2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有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食品安全与控制、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发酵工程、制糖工程、粮油生物转化8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有食品加工与安全和食品工程2个专业硕士学位点。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为吉林省“十二五”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和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建设学科。基本覆盖了国内食品学院拥有的学科。学院有食品科学与工程、粮食工程和食品安全质量与安全和酿酒工程4个本科专业,其中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吉林省高校“十二五”特色专业和品牌专业,吉林省一流本科专业和国家一流本科建设专业;粮食工程专业为吉林省一流本科专业和国家一流本科建设专业。学院2018年实行大类招生培养,即按大类名称“食品科学与工程类”统一招生,前3个学期进行大类培养,第4学期(大二下学期)开始,按照学生意愿和学习成绩分专业。学院能轻松实现本、硕、博的连续培养。

  学院现有教师77人,有教授20人,具有博士学位比例90%以上;博士生导师15人,硕士生导师97人(含外聘导师40人);先后获得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人员、吉林省高级专家、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优秀教师、省师德先进个人,省教学名师等各类人才荣誉称号40人次以上。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梯队结构、学缘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

  学院现有食品科学、粮食工程和农产品加工及安全3个系, 6个教学团队,7个课程组,设有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本科生实践教学中心1个,包括畜产食品加工、粮油深加工、粮食贮藏、乳饮品加工、啤酒生产、葡萄酒生产和主食产品生产等7个中试车间和学院公共平台1个;拥有教育部农科教合作人才教育培训基地1个,省级实践教学基地1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36个。学院现有国家发改委“小麦和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长春)”,教育部“动物生产与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食用菌加工技术集成科研基地”,农业部“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玉米深加工功能研究室”,农业部“国家大豆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和玉米产业技术研究中心—加工研究室”,吉林省教育厅“农产品深加工与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吉林省发改委“食品工程与食品安全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科技厅“食品生物制造科学技术创新中心”等10个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实验室面积12000平方米,仪器设施总值1亿元,拥有10万元以上大型仪器设施100余台套。为人才教育培训和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支撑。

  学院有国家级“玉米和杂粮精深加工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创新团队”、“国家粮食行业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吉林省“玉米主食工业化生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示范”重点项目研发团队,吉林省“玉米精深加工与功能性食品”、“玉米生物高效转化及精深加工”、“农副产品高的附加价值开发”、“玉米生物转化关键技术探讨研究与功能性食品开发”、“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玉米深加工功能研究室研发团队”等10个国家和省部级创新团队。

  学院格外的重视并全力发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合作,目前与美国普渡大学、路易斯维尔大学、密西西比州立大学、佛罗里达大学、佛蒙特大学,波兰波兹南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日本麻布大学、岩手大学,韩国庆熙大学、韩国交通大学、韩国春川发酵研究院,俄罗斯圣彼德堡生物技术大学,乌克兰食品工程大学、乌曼农业大学等多个国家的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

  学院紧紧围绕国家和地方农产品(食品)精深加工的重大技术需求,针对产业和行业发展的重要技术问题,形成了以粮食深加工与高值化利用、畜产食品加工新技术、农产品深加工与新资源利用和食品安全质量控制与安全评价等主要研究方向。先后主持“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公益性行业科技专项、吉林省重大科学技术攻关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159项。取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95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7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6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包括SCI和EI收录论文在内的学术论文450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33项。学院积极开展科研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工作,多年来转让推广技术成果300余项,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150多亿元。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面向国家和区域食品及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培养具有自然科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基础,掌握食品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食品生产技术与管理等技术和技能,具备解决复杂食品工程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可在食品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工程设计、产品研制和质量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目标1:能够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自觉坚守工程伦理和职业道德规范,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目标2:具有基本的食品工程领域研发技术、工程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能够解决食品制造业及相关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目标3:能够有效组织、实施和管理食品工程建设项目,并评估项目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目标4:能够在项目团队中承担各种角色,拥有非常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沟通协调能力,可以跨文化交流与合作。

  目标5:能够跟踪食品产业和工程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在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等方面表现出担当和进步。

  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微生物、食品生物化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化学、食品分析、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工艺学、畜产品加工、果蔬贮藏与加工、粮油加工、食品卫生检验、食品加工厂设计等。

  本专业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国家特色专业、吉林省品牌专业、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专业A类。在部分省份一本招生。实行产学研联合办学培养模式和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训计划,有一级学科博士授权、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一级学科硕士授权。

  该专业毕业生可以在食品及相关企业和事业单位,从事生产管理、研发技术、质量品控、工程设计等方面工作。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遵循我国饮食业发展规律,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适应能力的专业人才。学生具备较系统的数学、化学和生物学等基础知识,掌握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分析、食品安全质量管理和安全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实验技能,能从事食品生产管理、产品质量监督、分析检验、安全评价、质量认证、经营管理、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工作。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创新精神,可以胜任相关工作,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业方面技术和管理人才。

  目标1:具有从事食品安全质量与安全专业相关工作所需的食品科学基础知识、数理化知识、计算机知识以及一定的人文与社会科学知识和创新意识。

  目标2:了解我国的食品制造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国际、国内的食品安全质量、食品安全相关的标准、法规,初步具备参与国际食品贸易的能力;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遵守所属职业体系的职业行为准则。

  目标3:掌握食品企业的运行方式、管理方法,能够解决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掌握食品监督管理的机构的管理方法和工作方式,具备完成相关工作的能力。

  目标4: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控制自我并了解、理解他人需求和意愿;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自信、灵活地处理新的和一直在变化的人际环境和工作环境;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并具备一定的协调、管理、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目标5:保持和增强职业能力,检查自身的发展需求,制定并实施职业发展计划。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及能力。

  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化学、食品分析、食品毒理与安全评价、食品营养学、食品控测技术、食品工艺学、食品安全质量管理学等。

  在食品检验检疫及相关领域的企业和事业单位中,从事产品分析检测、质量控制和安全评价、质量管理等方面工作。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政治素质好,知识结构符合常理,具有粮食专业方面技术知识和能力,具有一定的数据分析处理、实验室操作技能、工程与机械知识与技能、粮食化学与分析检验、企业经营等能力,具备较丰富的粮食加工与质量管理及其他食品领域的知识,能在粮食企业、科研机构、质检、工商、食品药监等部门从事粮食加工、新产品研究开发、粮食科学研究及质量检验、粮食深加工和质量管理等方面工作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微生物、食品生物化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化学、粮食深加工及综合利用、粮食加工工艺及设备、粮油贮藏学、粮油产品分析与检测、发酵工艺原理、淀粉工艺学等。

  本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吉林省一流本科专业,实行产学研联合办学培养模式,有一级学科硕士授权。

  主要在粮食贮藏加工、粮油生物化工等领域内的企业和事业单位从事生产管理、工程设计、技术探讨研究、产品研究开发等方面工作。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化学、生物学、食品科学、发酵工程与酿酒工程理论,掌握酿造科学、酿酒工艺、酒类工程知识,具备酿酒工程设计及工艺操作技能,能在酿酒行业及相关领域从事酒类及相关酿造产品生产技术与管理、品质控制、产品研究开发、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酿酒工程专业应用型高级专业方面技术人才。

  微生物学、生物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工程原理、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酿酒工厂设计、酿酒机械与设备、酒类风味化学、酿造酒工艺学、蒸馏酒工艺学、酒类品评与勾兑、酒业管理与营销等。

  在院校、科研单位、企业和事业单位从事与酒业相关教学科研、产品研究开发、技术推广、经营管理、营销贸易等工作。

  为进一步促进动物源食品科学的发展,带动产业的技术创新,更好的保障人类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和中国食品杂志社在宁波和西宁成功召开前两届“动物源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的基础上,将与郑州轻工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科技学院、许昌学院于2021年11月27-28日在河南郑州共同举办“2021年动物源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欢迎相关专家、学者、企业家参加此次国际研讨会。